1、中央空調水處理管道施工準備
(1)機具儀表準備:套絲機、試壓泵、臺鉆、沖擊鉆、砂輪切割機、砂輪機、坡口機、交流電焊機、倒鏈、管鉗、扳手、鋼直尺、卷尺、角尺、壓力表、水平尺、線墜等。
(2)現場作業條件:
①與空調水系統管道
和設備安裝有關的土建工程已施工完畢并經檢驗合格,且能保證空調水系統與設備安裝正常開展。
②所需圖紙資料和技術文件齊備。
③管道、閥門及管道附件等經檢驗合格。
④施工方案或技術措施中規定的施工機具已齊備。
⑤設備配管時,該設備應安裝結束并檢查合格,達到配管施工要求。
2、中央空調水處理施工工藝
(1)工藝流程
技術交底→支架制作防腐→支架安裝→管道安裝→水壓試驗→設備安裝→系統沖洗→管道與制冷機組、空調機組貫通→檢查驗收
(2)支架制作安裝
①制作前,應根據管道安裝所在空間位置、管徑大小等要求選擇適宜的支、吊、托架型式;根據管道安裝的標高、坡度、管徑大小等要求,用22號鋼線或棉線在管道的首、末端及吊架型鋼的吊孔中心位置上拉直繃緊,結合吊卡間距實際測量計算后,才能進行中間型鋼吊架、吊桿的制作。
②支架宜用砂輪切割機進行下料。
③支吊架開孔應采用鉆孔或沖孔,不得采用氣焊割孔,吊桿、管卡等部件的螺紋可采用板牙扳絲,也可用車床加工。
④支吊架組對焊接過程中,應邊組對邊矯形、邊點焊邊連接,直至成型,經點焊成型的支、吊應用標準樣板進行校核,確認無誤后方可正式焊接。焊縫必須飽滿,保證具有足夠的承載能力,外觀檢查應無漏焊、裂焊等缺陷,焊接后應對焊接變形進行矯正。
⑤支吊制作完成后,必須除銹和清理焊渣,并及時涂刷防銹漆作防銹處理,按設計圖紙要求進行鍍鋅處理。
⑥支吊架的安裝位置應正確,與管道接觸緊密、牢固、可靠,吊架、吊桿應垂直安裝。固定在建筑結構上的管道支吊架不得影響結構的安全,當固定在空心磚墻上時,嚴禁使用膨脹螺栓。
(3)管道制作安裝
A.套管制作安裝
①套管管徑應比穿墻板的干管、立管管徑大1-2號,保溫管道的套管應留出保溫層間隙。鍍鋅鐵皮套管適用于過墻支管,要求卷制規整,咬口接縫,套管兩端平齊,剔除毛刺,管內外須防腐。位于混凝土墻、樓板內的套管應在鋼筋綁扎時放入,可點焊或綁扎在鋼筋上,套管內應填以松散材料,防止混凝土澆筑時堵塞套管。對有防水要求的套管應設止水環,套管應安裝牢固、位置正確、無歪斜。
②管徑小于DN100采用鍍鋅鋼管、絲扣連接;管徑大于或等于DN100采用無縫鋼管、法蘭或焊接連接。冷凍水系統無縫鋼管與鍍鋅鋼管連接處使用法蘭連接。
管道下料后套絲前,應先用所屬管件試扣。管道管件上好后,應進行管道調直。管道彎曲時,彎曲半徑應符合:
熱彎時,不小于管道外徑的3.5倍;
冷彎時,不小于管道外徑的4倍;
沖壓彎頭,彎曲半徑不小于管道外徑。
B.干管安裝
①管道干管安裝采用吊卡固定時,在安裝前,必須先把吊卡按坡向順序依次穿在型鋼上,安裝管路時先反吊卡按卡距套在管道上,把吊卡抬起將吊卡按坡度調整好,再穿上螺栓螺母,將管道安裝好。
②托架上安裝管道時,先把管道架在托架上,上管前先把第一節管道帶上U形卡,而后安裝第二節管道,各節管道照此進行。
③管道安裝前要檢查管內有無雜物,安裝時在絲頭處纏好生料帶或鉛油麻絲,一人在末端找平,一人在接口處把第一節管道相對固定,對準絲口,按絲扣的自然錐度慢慢轉動入扣,直至用手轉不動時,再用管鉗咬住管件,用另一管鉗 上管,松緊適度,外露2-3扣為宜,最后將螺紋處露的填料清理干凈。
④焊接連接管道的安裝程序與絲接管道相同,從第一節管道開始,把管扶正找平,使甩口方向一致,對準管口,調直后點焊,再正式焊接。
⑤管道安裝完,應檢查坐標、標高、坡度、變徑及三通的位置等是否正確。用水平尺核對、復核調整坡度,合格后將管道固定牢固。
C.立管安裝
①立管安裝前,先檢查和復核預留孔洞、套管是否在同一垂直線上。
②安裝前,按編號從第一節管道開始安裝,由上向下,一般由兩人操作,先進行預安裝,確認支管三通的標高、位置無誤后,卸下管道纏好生料帶或鉛油麻絲,將立管對準接口的絲扣,扶正角度慢慢轉動入扣,直至用手轉不動時,用管鉗咬住管件,用另一管鉗上管,松緊適宜,外露2-3扣為宜。
③檢查立管的每個預留口的標高、角度是否準確、平正。確認后將管道放入立管管卡內緊固,而后填塞套管縫隙或預留孔洞。預留管口暫不施工時,應做好保護措施。
D.支管安裝
①核對各設備的安裝位置及立管預留口的標高、位置是否準確,做好記錄。風機盤管等應采用柔性連接,柔性短管自帶活套連接時,可不采用活接頭,否則應增加活接頭。
②安裝活接頭時,子口一端安裝在來水方向,母口一端安裝在去水方向。
③絲頭纏好生料帶或鉛油麻絲,用手托平管道,隨絲扣自然錐度入扣,手擰不動時,用管鉗將管道擰至松緊適度,絲扣外露2-3扣為宜。然后對準活接頭,對正子母口,帶上鎖母,用管鉗擰至松緊適度,最后將螺紋外的填料清理干凈。
④用鋼尺、水平尺、線墜校核支管的坡度和距墻尺寸,復查立管及設備有無移動。合格后固定管道和堵抹墻洞縫 隙。
E.管道焊接連接
①管道連接采用焊接時,應開坡口焊接。坡口具體要求為:當管道壁厚為1-6mm時,采用I型坡口,坡口間隙為0-2.5mm;當管道壁厚為6-26mm時,采用V型坡口,坡口間隙為0-3mm。
②管徑、壁厚相同的管道和管件對焊時,內壁應平齊,對接口的平直度為1/100,全長不大于10mm。
③管道的固定焊口應遠離設備,且不應與設備接中心線相重合,管道對接焊縫與支吊架的距離應大于50mm。
④管道焊縫表面應清理干凈,并進行外觀質量的檢查。
F.管道法蘭連接
①管道與法蘭焊接要雙面滿焊,法蘭面應與管道中心線垂直并同心,焊接時管道插入法蘭深度以法蘭厚度的1/2為宜,以便進行內口焊接,內口焊縫不允許超出法蘭平面。
②管道法蘭連接時,應保證對接平衡,其偏差不大于其外徑的1.5/1000,且不得2mm。
③法蘭的襯墊不得凸入管腔內,其對圓到法蘭螺母孔止。法蘭的襯墊規格、品種和厚度應符合設計的要求。
④連接螺栓長度應一致,螺母應在同一側,均勻擰緊。連接法蘭的螺栓的螺桿突出螺母長度不大于螺母直徑的1/2。
G.管道卡箍連接
a.管材滾槽
①用切管機將鋼管按所需長度切割,切口應平整。切口處若有毛刺,應使用砂輪機打磨干凈。
②將需加工溝槽的鋼管架設在滾槽機和滾槽機尾架上,用水平儀調整滾槽尾架,使滾槽機和鋼管處于水平位置。
③將鋼管端面與滾槽機下滾輪擋板端面貼緊,即鋼管與滾槽機下滾輪擋板端面成90度。
④啟動滾槽機電機,慢慢壓下千斤頂,使上壓輪均勻滾壓鋼管至預定的溝槽深度為止,然后停機。
⑤用游標卡尺及深度尺檢查溝槽的深度和寬度等參數,確認符合標準要求后將千斤頂升起,取下鋼管。
b. 連接安裝
E.管道焊接連接
①管道連接采用焊接時,應開坡口焊接。坡口具體要求為:當管道壁厚為1-6mm時,采用I型坡口,坡口間隙為0-2.5mm;當管道壁厚為6-26mm時,采用V型坡口,坡口間隙為0-3mm。
②管徑、壁厚相同的管道和管件對焊時,內壁應平齊,對接口的平直度為1/100,全長不大于10mm。
③管道的固定焊口應遠離設備,且不應與設備接中心線相重合,管道對接焊縫與支吊架的距離應大于50mm。
④管道焊縫表面應清理干凈,并進行外觀質量的檢查。
F.管道法蘭連接
①管道與法蘭焊接要雙面滿焊,法蘭面應與管道中心線垂直并同心,焊接時管道插入法蘭深度以法蘭厚度的1/2為宜,以便進行內口焊接,內口焊縫不允許超出法蘭平面。
②管道法蘭連接時,應保證對接平衡,其偏差不大于其外徑的1.5/1000,且不得2mm。
③法蘭的襯墊不得凸入管腔內,其對圓到法蘭螺母孔止。法蘭的襯墊規格、品種和厚度應符合設計的要求。
④連接螺栓長度應一致,螺母應在同一側,均勻擰緊。連接法蘭的螺栓的螺桿突出螺母長度不大于螺母直徑的1/2。
G.管道卡箍連接
a.管材滾槽
①用切管機將鋼管按所需長度切割,切口應平整。切口處若有毛刺,應使用砂輪機打磨干凈。
②將需加工溝槽的鋼管架設在滾槽機和滾槽機尾架上,用水平儀調整滾槽尾架,使滾槽機和鋼管處于水平位置。
③將鋼管端面與滾槽機下滾輪擋板端面貼緊,即鋼管與滾槽機下滾輪擋板端面成90度。
④啟動滾槽機電機,慢慢壓下千斤頂,使上壓輪均勻滾壓鋼管至預定的溝槽深度為止,然后停機。
⑤用游標卡尺及深度尺檢查溝槽的深度和寬度等參數,確認符合標準要求后將千斤頂升起,取下鋼管。
b. 連接安裝
在手輪或閥桿上。
④閥門安裝時應保持關閉狀態,注意閥門的特性及介質流動方向;閥門與管道連接時,不得強行擰緊其法蘭上的連接螺栓;對螺紋連接的閥門,其螺紋應完整無缺,擰緊時宜用扳手卡住閥門一端的六角體。
⑤安裝螺紋連接閥門時,應在閥門的出口端設一個活接頭。
⑥對帶操作機構和傳動裝置的閥門,應在閥門安裝好后,再安裝操作機構和傳動裝置,且在安裝前先對其進行清洗,安裝完成后應進行調整,使其動作靈活、指示準確。
(4)水壓試驗
A.水壓試驗規定
①冷熱水、冷卻水系統的試驗壓力為工作壓力的1.5倍,且最低不小于0.6MPa,本站冷凍水系統的工作壓力為0.45MPa。
②對相對獨立的局部區域的管道進行試壓。試壓時,壓力試驗升至試驗壓力時,在10分鐘內壓降不大于0.02MPa,再將壓力降至工作壓力,在60分鐘內壓力不得下降,外觀檢查不滲不漏為合格。
③對整個系統的管道進行系統的試壓。試驗壓力以最低點的壓力為準,但最低點的壓力不得超過管道與組成件的承受力。升至試驗壓力后,穩壓10分鐘,壓力下降不大于0.02MPa,再將系統壓力降至工作壓力,外檢查無滲漏為合格。
B.連接安裝水壓試驗管路
根據水源的位置和管路系統情況,制定出試壓方案和技術措施。根據試壓方案連接試壓管路。
C.灌水前的檢查
①檢查試壓系統中的管道、設備、閥件及固定支架等是否按照施工圖紙和設計變更內容全部施工完畢,并符合有關規范要求。
②對于不能參與試驗的系統、設備、儀表及管道附件是否已采取安全可靠的隔離措施。
③試壓用的壓力表是否已經校驗,其精度等級不得低于1.5級,表盤的最大刻度值應符合試驗要求。
④水壓試驗前的安全措施是否已經全部落實到位。
D.水壓試驗
①打開水壓試驗管路中的閥門,開始向系統注水。
②開啟系統上各高處的排氣閥,使管道內的空氣排盡。待注滿水后,關閉排氣閥和進水閥,停止向系統注水。
③打開連接加壓泵的閥門,用電動或手動試壓泵通過管路向系統加壓,同時 擰開壓力表上的旋塞閥,觀察壓力表升高情況,一般分2-3次升至試驗壓力。在此過程中,每加壓至一定數值時,應停下來對管道進行全面檢查,無異?,F象方可再繼續加壓。
④系統試壓達到合格驗收標準后,放掉管道內的全部存水,填寫試驗記錄。
⑤試壓合格后應盡快聯系相關人員驗收簽認,辦理相關手續。
(5)系統沖洗
①系統沖洗前應符合下列規定:
a.管網沖洗應在管道試壓合格后進行。
b.管道支吊架的牢固程度能承受清洗時的沖擊力,必要時應加固。
c.沖洗前應將系統內的儀表加以保護,并將孔板、噴嘴、濾網、節流閥及止回閥的閥芯等拆除,妥善保管。為防止在沖洗時有雜物進入空調設備,沖洗前應采取旁通及與清洗管道隔離等保護措施。沖洗工作結束后,及時復位。
d.水沖洗應采用生活水,清洗前應充水浸泡管道。
②管網的水力沖洗應符合下列要求:
a.管網沖洗的水流速度按設計流量進行。管網沖洗的水流方向應與系統功能管網水流方向一致。
b.管網沖洗所采用的排水管道,應與排水系統可臨接或間接,其排放應暢通和安全,排水管的截面面積不得小于被沖洗截面面積的60%。
c.在清洗過程中,管道中的臟物不得進入設備,設備中的臟物應單獨排放。在循環清洗過程中如發現水質較臟時,應更換循環水繼續進行清洗。
d.對沖洗后可能存留臟物、雜物的管段要進行清理。
e.水沖洗應連續進行,以排出口的水色和透明度與入口水目測一致為合格。
(6)水管保溫
空調冷凍水供、回水管、空調凝結水管、膨脹水管、膨脹水箱需保溫。冷水管采用離心玻璃棉管殼保溫,外貼進口高強度防潮防火雙層帶筋鋁箔或特強防潮防腐貼面,離心玻璃棉管殼容重64kg/m3。
當管徑 冷凍供回水管保溫 δ=40mm
當管徑DN100~DN200時 冷凍供回水管 δ=50mm
當管徑>DN200 冷凍供回水管 δ=65mm
凝結水管 δ=25mm
膨脹水管 δ=50mm,保溫做法按室外保溫要求進行(外包鋁皮保護層)。
集水器,分水器及其它配件采用離心玻璃棉包扎材料保溫,外貼進口高強度防潮防火雙層帶筋鋁箔或特強防潮防腐貼面,包扎材料容重64kg/m3,δ=70mm。
膨脹水箱箱體外用80mm聚氨脂硬質發泡材料保溫.保溫做法按室外保溫要求進行。
所有管道附件保溫厚度與所連直管相同。
設備、管道的保溫做法參見國標98R419《管道與設備保冷》。
- 上一篇:沒有了
- 下一篇:中央空調一般會出現什么問題